近年来,西城乡人大主席团组织引导辖区内人大代表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带动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坚持把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作为关键举措,该乡鼓励、引导人大代表带头创业,充分发挥种植大户、致富能人优势,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该乡人大代表戴小霞带领周边留守妇女一起盘活冬闲田,精心种植马铃薯56亩;人大代表夏建平退役后带领村民走上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培育优质灵芝和养殖肉牛,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80余万元;人大代表苏东明成为乡里粮油种植大户,帮助群众致富。该乡充分利用乡村发展能人、产业大户的优势,积极主动向当地村民传递新发展理念,形成“传、帮、带”联系群众的工作局面,发挥人大代表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支持作用。西城乡纪检协同乡人大,从乡人大代表及基层群众中选取“人民代表监督员”,通过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监督人大代表工作作风、产业扶持资金是否规范使用等问题,进一步压实各级主体责任。
华山镇多举措推进“五型”政府建设
近年来,黎川县华山镇着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模范机关,多举措推进“五型”政府建设,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以务实的机关党建推进全镇高质量发展。
该镇优化服务功能,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及时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及村干部代办服务,全力打造“家门口的服务大厅”。该镇把主题党日活动与党性教育深度融合,开展红色观影、廉政教育,创新打造“党建+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探索交流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全面培育社会文明新风,以道德“红黑榜”为抓手,充分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的作用,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采取有力措施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防止田块抛荒撂荒,切实履行林长制、河长制职责,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持续开展“八扬八治”深化作风建设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力推动“急事即办”,建立健全“一次不跑”机制,实现干部作风转变;创建4个村人大代表联络室和1个企业人大代表联络室,搭建交流平台,畅通民意。
宏村镇:“三色”预警机制提升工作质效
结合“八扬八治”深化作风建设活动要求,黎川县宏村镇出台了《宏村镇“红黄绿”三色重点工作预警制度》,对镇党委、镇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红、黄、绿三色预警动态管理,厘清职责、压实责任,今年以来,在《制度》的有力推动下,该镇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精准三色预警,靠前监督促办。定期梳理重点工作,对被上级通报、批评,敷衍塞责、马虎应付,未能如期完成交办工作任务的发出红色预警;对工作进度缓慢、完成质量不高、执行落实不彻底的发出黄色预警;对按规定要求,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的发出绿色预警。
实施动态管理,常态跟踪问效。该镇纪委每周将工作预警情况汇总上报,对标识为绿色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表扬;对标识为黄色、红色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明确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常态化跟踪问效,视工作进展情况动态“调色”,以动态化管理增强领导干部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强化结果运用,严肃追责问责。为进一步发挥三色预警“信号灯”的作用,该镇根据预警的颜色级别,对相关责任人采取口头提醒、大会通报、分管领导约谈等方式进行督办,通过强化预警结果运用,激励全镇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